樊简

在下樊简,精苏,混ch 省市人,可自行避雷。以及,我会把所有能给到赣滇的都给赣滇!

归途·番外【滇二①】

其实是不想查史料的产物

虽然最后还是为了细化它查了好几周

有私设,含真事。

时间线混乱,什么都有。

触了圈子的忌讳,可一定要告诉我。

如果你不幸读到了,那可真是太不幸了。

另外,我真没有恶意抹黑。


微调了一下,

因为我发现云南没有榆林。

(原本以为是重名)

所以榆军到底是哪一批人呢…

网上没有,史料上也没记载。

(难道跟腾越起义一起被掩盖了?)


    —————正文—————




  近日,滇西地区迎来了雨季。

  在风雨的尽头,一个人正伫立在院前。雨水打湿祂的头发,但祂毫不在意,仍在向外张望着。衪看似沉着,却无法掩饰眼底的担忧。

  忽然,祂眼前一亮,远处出现了三个小小的身影。待几人走近才招呼他们:“文光 竹云 云楼…你们回来了!快…快进屋,别着凉了。”

  待进了屋,将伞晾在一旁。

  云楼踮起脚来,想从周腾那里讨个抱抱,却被祂侧身躲开了:“別…我身上湿着呢。”

  “先生,您头发湿了,我…给您擦擦?”说着,文光趁其不备,将周腾按到椅子上,轻擦着祂的长发。

  祂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,却没能拒绝他,只得由着文光为自己擦拭。

  片刻,祂适应了这种感觉,开口问道:“怎么样?一切顺利?”

  “并不很…”竹云下意识开口。只是还未说完就被云楼打断了:“先生您别听他的,其实…还挺顺利的。”

  “啧…云楼,你也学会说谎骗我了?”周腾装作恼怒的样子看着云楼,即使并不大像。祂把立在身后的文光拉到身边的椅子上坐下,转头又道:“竹云你来说。”

  竹云抱歉地看了看云楼,清清嗓子,开口道:“我们三人去寻安仁先生取《方略》印信,路上下了雨,洪水暴涨,山体也出现了坍塌,我们冒雨前往。谁知他临事犹豫,不想将《方略》给我们。”

  周腾微微蹙眉,却没说什么,示意竹云说下去。

  他于是继续道:“文光于是同他说‘事已至此,尚欲苟全乎?’他这才将《方略》印信交给我们。”

  “嗯…”祂点点头,笑着看向三人,“那,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吗?”

  “这…不知当不当讲,”云楼犹豫了一下,见祂示意自己,才接着说,“我有些怀疑,安仁先生,他真是我们的同志吗?”

  另外两人瞧了云楼一眼,没说什么,却都暗自点点头。

  祂依就笑容明媚:“安仁嘛…他当然是我们的同志。毕竟,在思想方面,他是有贡献的。至于,他临事犹豫,我认为…人之常情吧?”

  未等几人询问,祂便忽然换了话题:“你们说,筹备起义的话,是不是将头发剪短些?这样,会更方便行动吧?”

  “嗯,您剪过头发,也会很好看的!”文光坐在祂身边,偏头看向身边长发及腰的美人,忍不住伸手轻抚着祂的黑发。

  周腾唇角翘起,笑得温和。祂没有拒绝文光的行为,反而向他所在的方向靠了靠。文光有些受宠若惊,忽又觉得自己的举动确有不妥,忙小心地收回手,生怕弄疼了祂。

  见他这样,周腾生出了逗弄的心思:“你若喜欢,我便不剪了。”

  文光赶忙摆手,急切地说:“不是的先生。我错了…不该摸您的头发。”

  周腾笑起来,转头看向文光,眼底却盛满了歉意:“那不逗你了。现在,便陪我去吧?待晚上九时,我们就入城举事。”

  最后是剪了短发,也的确如文光所说,很清爽,也很漂亮。


  攻城前,文光将参与人员召集起来:“梁栋 泽运你们的任务是率兵保护领事 衙署 税司 教堂 英人医院。维美,还要麻烦你,送信各洋员处。对了诸位,我们要加强巡逻,让义军纪律严明,绝不扰民。只有这样,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。”

  周腾点点头,唤来一个人吩咐道:“请在我家及其附近堆积柴草,此次若是失败了,我们就举火自焚,共赴国难!”

  当晚,他们发动了起义。

  众人兵分多路,文光则带领学诗等人直攻镇署。

  “嘉钰先生,如今,您怎么说?”文光端着枪,注视着对面的人,几个小时前,这人还是地方总兵,现在则有些不一样了。

  “文光先生,其实心里清楚吧?”嘉钰低下头,注视着自己手中的枪,“连先生都站在你那一边,大势已去 孤立无援。他们都走了,死的死 逃的逃,余下的没有几个了。”

  说罢,抬起了手中的枪,文光戒备地看着他,却没想到他会举枪自尽。

  最后是砰的一声枪响。

  “文光先生!我们找不到厅丞先生。听他们说,他已经走了。”学诗跑到文光面前,汇报完毕后,又追问了一句,“文光先生,我们…这算是胜利了吗?”

  文光思忖片刻,望向窗外:“算是吧,至少腾越是光复了,应该算是阶段性的。不过,一隅不足以持久,按照《革命方略》,还是应当向东推进。先生也说,可以先攻大理,再光复昆明。”

  “好!那我们就这么办吧!”


  “中山先生说,先发动起义的作为领导。你们说祂周腾凭什么?”周北月自顾自地说着,也不管身边周楠的脸色,“腾越,不过比重九早了三天,何况我们才是正统,祂坐这个位置,也不掂量掂量自己。”

  周楠轻咳了一声,看向周北月。

  “北月,其实为了国家和人民,谁坐这个位置都一样的。”周北月正要反驳,周南却话锋一转,又道,“不过关于正统的事情,你说的倒没错。”

  这,算是默许了。

  “好!那就让这帮叛军,准备好迎接当头痛击!”


  周理站在天台上向郊外望去,令人叫来了明远:“明远,先说阿腾和祂的人马要到了,是这样吗?”

  明远看了看周理:“是的先生,并且,腾先生 文光等,已经开始尝试与我们交涉了。”

  “嗯,好的很!就与他们交涉吧,告诉他们,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。”见明远有些疑惑,周林又解释道,“当然不能是真的迎接,诈迎,你不会?设下埋伏,就等他们上桥。不过你也不必担心,上面说了,要我们对这帮叛军迎头痛击!”

  “是的先生!”

  当夜,明远前去迎接和谈代表。

  行至四十里桥,忽然伏兵四起,周林命人烧毁桥梁,截去辎重,向代表们开炮,他们被迫用炮还击。30余人阵亡后,和谈代表被捆送大理,关在县狱,护送代表的战士四人被杀害。


  “文光!你看看这个!”周腾将周北月的信展开,放在桌上,推到文光面前。

  文光点点头,拿起桌上的信件:“乐意效劳,先生。”

  见他读过信的内容,并将信纸放回桌上,周腾伸手指着信件,开口道:“意思很明确,祂是正统,一直以来。所以他们理应成为阿楠先生辖区的领导者。并且由此看来,先前周林的做法,也是受到祂的支持了。”

  此话一出,便有人开口道:“这与正统不正统有何干系?依中山先生的意思,先响应的才是这一地区的领导者。他们这么做是违背了先生的意愿,我们怎能向他们妥协!”

  周腾笑着摆摆手:“我也这么想过,毕竟的确是我们先响应,有我们担任领导者,实至名归,这没什么不妥。”听祂这么说,几个人轻轻点了点头。周腾也沉默了片刻。“只是,此事还需从大局着想。”说着又看向文光,“关于这件事,文光,我想知道,你是怎么看的?”

  文光低下头去,思索片刻,又重新抬起头来:“如果我们定要与他们争这个位置,只怕腾跃和重九双方要起冲突。若真开了火,只怕对大局不利。再说,只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,谁领这个头衔,不是都一样?现如今时局动乱,与其兄弟反目,我认为应该做出退让,若这样能让阿楠先生的辖区稍稳定些,我也乐得。”

  说着,他偏头看向周腾,只见那人眉眼含笑,看着自己,甚至抬了抬手,示意自己说下去。

  于是站起身来,走到地图跟前,一面伸手指着地图,一面说道:“你们看,自起义以来,我们不断向东推进,并且先前的目标,就是要先占大理再光复昆明,对他们来说,我们是一股威胁到他们安全和领导地位的力量,所以他们不得不提防我们。如果我们不退,他们恐怕当真会与我们起冲突,这对人民来说是不利的,而且无论最后谁赢谁输都是对革命力量的消耗,更会影响人民对先生们的拥护和信任。所以,从大局出发,我们可以先表明态度,愿意接受他们的领导,然后…退到这儿,表明我们的诚意。先生,您认为呢?”

  周腾收敛了笑意,缓缓站起身:“我的想法,同你如出一辙。那就通知下去,今晚我就回信给北月姐,我们明日启程!”

  “是的,先生。”

  

  次日,他们果真动了身,周北月等人也收着了周腾下令撤退的消息。

  “他们真的撤军了,我怎么感觉,有点不对呢?”

  “他们确实撤了。”周北月将手中的信件扬了扬,“阿腾昨夜来信,说是承认我们的正统地位,愿意居于我们之下,受我们的管理。这样最好,我也不想真和他们交火,落个不好的名声。”

  有人点点头,道:“那他们的领导层…也一样吸收进来吗?就好比那位文光先生,在他们的地界是有些声望的。我认为可以由李先生管理腾越地区,将他派到大理。腾越方面如果出了什么问题,也有李先生帮忙看着些。”

  “嗯,当然可以。”周北月微微点了点头,把玩着手中的信封,“只是文光的影响力较大,我们用他的威信制衡,却不能任其发展,可以适当压制。另外,让李先生看严实些。”

  几个人立刻站起,应声道:“是,先生。”


  “文光先生,您…还是别去周理先生那边了。”有人对文光说。

  文光有些不解:“为什么呢?”

  那人开口道:“先前明远先生等人的诈迎,还有昆先生的信件…这无不昭示着,您此去凶险啊!”

  文光几乎没有犹豫,直接答道:“你说的这些,我都明白的。只是,为了国家,为了人民,我必须去!”

  接下来的几分钟里,两人都没有说话,还是来劝他的人,打破了沉默。

  “罢了,再争下去,我也拗不过你。”那人听他这么说,也知他心意已决,便放弃般地点点头,“那…请您一定照顾好自己!”

  两人相互鞠了一躬,算是道别了。




未完……



另,新增人物:

周理→大理 ♀




    —————来源—————

嗯…我的意见是,

可以上bd搜“腾越起义”或“张文光”,

通常情况下,第一个就是。







评论

热度(31)
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